當前位置:

“五味俱全”的民主生活會才“夠味”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 作者:屈澤清 編輯:張交通 2018-11-28 08:34:35
 

  近日,,新聞報道兩個國有企業(yè)在開民主生活會時批評不點名還有人笑場,,一團和氣“和稀泥”,、認認真真走過場,、自我批評時客觀“甩鍋”,,嚴肅責令整治并重開會議。

  民主生活會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現(xiàn)實中一些民主生活會是學習研討“淡而無味”,,意見建議“別有怪味”、查擺問題“言語無味”,、相互批評“枯燥乏味”,、整改落實“耐人尋味”、讓本應“味道”十足的黨內政治生活,,變得“無滋無味”,。如何讓民主生活會更有“味道”?要“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學習研討有“咸味”,。學習研討學得真了,、細了、實了,,才能為開好民主生活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必須“撒把鹽”才夠味兒,才夠勁兒,。因此,,那些不出力、不流汗,,體會不到“咸味”的學習研討不可取,。做好學習研討,應下一些“真”功夫,,對民主生活會的主題,、學習內容、學習方向做到真學,、真懂,;應下一些“細”功夫,在全面學習的基礎上,,堅持“舉一反三”,,不斷拓展學習成果;更應該下一些“實”功夫,,不能抄抄筆記,、寫寫體會敷衍了事。

  意見建議防“酸味”,。“酸”指的對存在問題不正面過分指責,,而用風趣友善的態(tài)度緩解緊張,,以一種輕微的“諷刺”意味,點醒對方,,幫助其輕松自覺地更正錯誤,。通常情況來看,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容易變味,。特別是一些人看到別人成績好,、榮譽多,心里就如同打翻 “醋壇子”,,不停往外“冒酸水”,,提出的意見建議不免帶有“酸味”,稍不留神就把“生活會”變成了“批斗會”,。防止意見建議帶“酸味”,,“有色眼鏡”看人、“子虛烏有”評人的做法還是不要有了,。

  查擺問題用“苦味”,。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過程,,是正確認識自己、加強黨性鍛煉的過程,,也是自覺堅持真理,、勇于修正錯誤的過程。要在批評與自我批評時用心良“苦”,,敢于投入感情,,敢于以誠相待,避免批評沒有針對性,,杜絕以批評抱恩怨,,真正發(fā)揮批評的激勵、鞭策,、警醒作用,。自我批評要襟懷坦白,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查找自己的不足,,反映真實情況敢于找自己的茬。相互批評要敢于打破情面,,坦誠真言,,絕不輕描淡寫、隔靴撓癢,,而是以與人為善,、坦誠相見的態(tài)度,,入木三分。

  相互批評注重“辣味”,。“辣味”是指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動真格,、有辣味,敢碰硬,、敢交鋒,。一方面,要做好“吃辣”的思想準備,,擺正態(tài)度,充分認識到相互批評既是對組織負責,,更是對個人負責,。另一方面,要處處“動真格”“見真章”“敢吃辣”“說實話”,。第三,,要敢于將“辣”咬下去,既做到敢于揭短亮丑,,又要一針見血,,“辣”在“真辣處”“最辣處”,這樣才能達到紅臉,、出汗的效果,。

  整改落實來“甜味”。“甜味”是指經歷過前四味后,,在整個過程中,,細細咀嚼“消化”應用理論、典型做法,、先進經驗的同時,,能力得到提升,人格得到提升,,黨性得到提升,。民主生活會成功與否、成效如何,,最終還是要看整改落實,。抓好整改落實,不僅能改進自己,、提高自己,,更可以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給人民,服務于人民,,通過整改,、落實,、提高,不斷為人民換來更多的“甘甜”,。

  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有言:“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黨內組織生活會只有倡導“五味俱全”,,每一位黨員才能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每一位黨員才會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武陵源區(qū)紀委監(jiān)委 屈澤清)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