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意見箱豈能淪為“垃圾箱”,?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wǎng) 作者:吳奎頡 編輯:張交通 2018-08-20 17:14:17
 

  設立意見箱原是一些政府部門和服務機構征詢公眾意見建議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半月談記者在部分地區(qū)調(diào)查卻發(fā)現(xiàn),,有的實體意見箱實際上已變成擺設,,甚至淪為“垃圾箱”,而一些網(wǎng)上意見箱更是反映渠道不暢,,結果都是問題難解決,。老百姓紛紛表示:提個意見咋就這么難?(半月談2018年8月13日)

  “擺設”、“垃圾箱”,,原本征詢公眾意見建議的重要渠道--意見箱,,竟被貼上這樣的標簽,讓人大跌眼鏡之余,,也不禁令人深思:一面是群眾滿腔的意見訴求急需表達,,一面是實體意見箱蒙塵、網(wǎng)上信箱渠道不暢,,巨大的反差無疑證明了某些部門,、機構在群眾工作方面存在著問題和缺陷。據(jù)調(diào)查,,群眾之所以感嘆“提個意見咋就這么難”,,那是深有體會的:一些單位雖設立了網(wǎng)上信箱,但長期缺少維護,,甚至空頭鏈接,,導致群眾不能提意見;有的實體意見箱位于顯著位置,,尤其給單位領導,、上級部門提意見時,很容易想的被打擊報復和“穿小鞋”,,導致群眾不敢提意見,;還有一些部門對來自基層群眾的意見不夠重視,或解決不及時,,讓群眾產(chǎn)生了“提與不提一個樣”的感覺,,導致群眾不愿提意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長此以往,,意見箱也就難免淪為“擺設”,、“垃圾箱”了。

  “意見箱里沒意見,,群眾意見無處宣”,。這與一些部門機構公作人員的群眾意識淡薄、服務態(tài)度惡劣脫不了干系,,正因如此,,才造成這看似矛盾而又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據(jù)此也不難勾畫出他們平日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作風:圖虛名,、務虛功,;不作為、不負責任,,專做表面文章,,漠視群眾心聲;做事避重就輕,,唯恐事延己身,;即使事關己身,也要高高掛起,。此“衙內(nèi)”作風不可長,,任其如此,只會與群眾的距離漸行漸遠,,失去群眾的信任和期盼,,削弱黨和政府的力量與根基。

  “群眾利益無小事”,,因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關系國運,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不是“雞毛蒜皮”小事,,而是關乎民心的大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不斷取得了顯著成效,,黨風政風得到了改善,厚植了黨的執(zhí)政之基,,但不可否認,,某些部門與基層群眾之間仍存隔閡,難以“水乳交融”,,意見箱現(xiàn)象顯然就是例證,。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某些部門的鼠目寸光使他們無形中制造了一堵墻,,把群眾遠遠隔離開來,殊不知,,時久墻必倒,,倒霉的終歸是自己,。在堯舜時代,將木牌立于通衢要道,,供路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這是華表的起源,,可說是最早的“意見箱”,。古代明君認為:接受群眾的意見和批評,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和改善自身的不足,?!秶Z》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意思是說,阻止老百姓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古人看到了群眾力量的偉大,最后總結說,,治理百姓的官府,,要讓老百姓有提意見的權力,不然會有大害,。這些閃耀智慧之光的語句,,至今仍具極現(xiàn)實的意義,那些刻意堵塞言路之流,,真該值得好好反思了,。一味地堵塞言路是行不通的,自身存有問題卻“諱疾忌醫(yī)”,,無異于自欺欺人,、“掩耳盜鈴”,最終只會自食惡果,。好的辦法是:堵不如疏,,廣開言路,,從善如流,,營造讓群眾能提,、敢提、愿提意見的良好氛圍,,促使自身建設一步一臺階,,群眾滿意度才會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群眾才會有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鶎痈刹繎?ldquo;勤低頭,,多彎腰”,常懷“公仆”意識,,時有“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民情懷,,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傾聽群眾的真心話,,與群眾打成一片,,真正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路線,,讓人民群眾真正理解黨和政府的決策,,從而使黨和政府的事業(yè)做到水有源、木有本,,永葆生機與活力,。(慈利縣住建局吳奎頡)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