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這句話寫入了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十八屆四中全會是建黨以來,首次專題研究部署依法治國問題的全會,,彰顯了黨和國家的最高決策層把法治建設擺在一個空前的高度來設計與推動,,這是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客觀需要,也是人民的迫切需求,。
法治,,就是依據(jù)法律來治理,讓每一個公民或組織應有的權(quán)益得到最大限度地保障,,讓所有公權(quán)力在法律框架內(nèi)規(guī)范有序地行使,,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得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權(quán),。法治既是一種理念,,它也通過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等法律運行的各個方面讓人們切實感受到它的存在。這一過程中,,法律是準繩,,規(guī)范、衡量,、引導我們的言行舉止,,既可以保護你,也能懲罰你,。
回想20多年前,,當我還是一個青澀學子時,初次接觸法學,,面對法理和眾多法律條文,,其邏輯上的嚴謹與遣詞造句上的苛求,讓我覺得枯燥乏味,了無興趣,。但當我真正邁入法學的門檻,,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我逐漸對法律有了全新的認識——看似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其實都有鮮活的生命,,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我不停地注視它、熟知它,、理解它,、解讀它,,從中感受它的生命,,領悟它的精神。人們常說,,法不容情,,法律是無情的,當犯罪分子被繩之以法,,我們看到了法律冷酷無情的一面,。法律是不循私情的,正因如此,,法律才能匡扶正義,,懲惡揚善。從另一個角度看,,法律又是最有情的,,像一個慈祥的長者,無私平等地愛著每一個人,,細心呵護著合法權(quán)益,,告訴人們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因此,,公正無私應當是法律的生命,公平與正義則是法律的精神,。
法律是公平的,。人分老幼,地有南北,,但法無親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共識,。平等是公民的基本人權(quán)之一,,任何公民,不分年齡,、性別,、出身,、職業(yè)、信仰,、財產(chǎn)狀況等,,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賦予的權(quán)利,平等地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合法權(quán)益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行為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在法律面前,,沒有窮人和富人,,沒有平民和高官,只有守法者和違法者,。但這種平等并非絕對平等,。平等源自法律的具體規(guī)定,由于人和人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比如成年人與未成年人,、身體健康的人與精神病患者、被剝奪政治權(quán)利的人等,,立法時會針對這些差異給予區(qū)別對待,。相同的情形,獲得不同的待遇,,是不公平,;不同的情形,獲得相同的待遇,,也是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能是相同的情形,獲得相同的待遇,。
法律是正義的,。法律本身的合法性取決于其制定的規(guī)則和善惡標準是否合情合理,是否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合情合理才合法。因此,,法律也有善惡之分,,一部法律,如果既不合情又不合理,,那么她就是與法律精神相悖的惡法,,必將因不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夭折。正義是法律孜孜不倦地追求與歸宿。法律所要實現(xiàn)的正義包含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兩個方面,,通俗地說,,實體正義就是結(jié)果的正義,程序正義則是過程的正義,。西方國家有句著名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xiàn),,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重實體正義輕程序正義,,認為只要實現(xiàn)了實體正義,程序是否正義無所謂,,甚至認為為了實現(xiàn)實體正義,,有時可以不擇手段。這是對正義的曲解,,是急功近利,、飲鴆止渴的做法。法治社會不是以暴制暴,、快意恩仇的江湖,法律追求的正義是針對所有人的正義,,如果為了實現(xiàn)1個正義的結(jié)果而肆意妄為,,就可以以損害他人合法權(quán)益為代價,那么,,實現(xiàn)了1個正義的結(jié)果,,卻可能人為制造其他1個甚至多個不正義的結(jié)果。這種所謂的正義是畸形的正義,,是與法律精神和法治要求背道而馳的,。實體正義必須以法律允許的程序和手段來實現(xiàn),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的結(jié)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義,,二者不可或缺,。只強調(diào)實體正義而忽視程序正義,刑訊逼供就會成為常用手段,,每個人的人權(quán),、人格尊嚴都有被任意踐踏的可能;只強調(diào)程序正義而忽視實體正義,,正義的結(jié)果就有可能遙遙無期,,成為鏡中月、水中花,。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法治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很多法律,、法規(guī)密集頒布實施或被修改完善,,很多重大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推行,人民崇尚法治,、信奉法律的意識越來越強,,讓遵紀守法成為一種自覺,依法辦事成為一種自然已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