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查“痕跡”不如看成績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 作者:呂紹甫 編輯:謝航 2020-06-02 18:13:36
 

近日,省委制定出臺了《湖南省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10條措施》,為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進一步糾正“留痕式”管理提供了堅強的作風保證。

督查檢查是推動政策落實的重要手段,,工作“留痕”本是促進抓落實的一種管理方法。但是,,少數(shù)部門在實際督查檢查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過度重“痕”不重“績”現(xiàn)象。如到基層督查檢查工作中,,一味要求基層填表格報材料,,簡單以留痕多少評判,檢查過分重視資料,;對開會,、下鄉(xiāng)、影像等考核分值越定越高,,事事都要拍照片,、做筆記、建臺賬,,人證物證一樣不落......表格越填越復雜,,“痕跡”管理越來越精細,基層干部群眾越來越不滿意,。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被鶎痈刹科綍r要擔負諸多任務,,工作“留痕”如果過多過濫,既會嚴重擠占基層干部聚焦中心抓落實的時間和精力,,增加基層工作壓力,,又會造成人財物等資源的極大浪費,。片面強調“留痕”,、事事處處都要“留痕”,就會背離初衷,、走向反面,。這種只重“痕”不重“績”的督查檢查,,其實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思想在作祟,,當痕跡管理只留有“痕”卻不見績或少見績時,,不僅失去其實際意義,更會成為基層干部深惡痛絕的負擔,。

東漢末年思想家荀悅有言:“在上者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過度“留痕”現(xiàn)象在基層,,但根子在機關,。要力戒督查檢查考核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必須從各級領導干部自身做起,,堅持以上率下,,發(fā)揮好“頭雁”表率帶頭作用;要突出工作實績導向,,加強對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統(tǒng)籌,,凸顯督查檢查考核結果的分析運用,鮮明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指揮棒”導向,,讓基層減負見到實效,,激勵基層黨員干部真擔當、真作為,,把各項工作落細落小,、落到實處。

避免過度“留痕”,,還要推進檢查方式和考評辦法科學化精準化,。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應多些“四不兩直”隨機抽查,少搞“預先通知式”監(jiān)督檢查,,避免基層突擊應對,、加班加點“留痕”;要少聽匯報,、多實地調研,,少看臺賬材料、多看實際工作的開展,,把檢查調研的出發(fā)點,、落腳點落到具體工作上,落實到人民群眾得實惠上,,讓檢查“準星”瞄準“變味留痕”靶心,。要牢固樹立憑實績用干部的導向,,經考核實績突出、擔當有為的,,大膽提拔重用,,真正讓有為者有位,為基層干部提供良好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空間,。

為政之道,貴在實干,。當前,我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做好“六穩(wěn)”工作,,落實“六?!比蝿针y度更大,越是如此,,各級領導干部在實地檢查督導中越要多看實實在在的成績,,少查繁文縟節(jié)的“痕跡”,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撲下身子真抓實干,,書寫人民群眾滿意的歷史答卷。(永定區(qū)紀委監(jiān)委 呂紹甫)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