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灣的楊氏三兄弟是出了名的人善、脾氣好。三兄弟的感情也不一般,成家立業(yè)后更是從來沒有紅過臉。
前段時間,出資幫助村里修路,別人那是為了一畝三分地,爭得面紅耳赤、仇怨橫生,但是這三兄弟主動退讓,不爭不搶,無論誰出資多、吃虧少,那也是和和氣氣的。村里哪個見了、聽了不打心里稱贊幾句。
就是這樣優(yōu)秀的后生們,竟然在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打出手。
老大被打掉了一顆門牙,老二耳朵后面頭發(fā)禿了一塊兒,老三更是沒有討好,眼睛腫成一條細縫。人常說打人不打臉,這三兄弟那是里子、面子都不要了。
三兄弟打架的事情,在楊家灣引起不小的轟動。
鄰居菊香奶奶感嘆道:“活久見吶。”
也有好事的人起哄:“莫不是爭家產咩?”剛說完就有人嗤笑:“他們又不是你。人家父母早就不在了,啥也沒有留下。他們的房子車子都是自己掙的,圖啥也不會圖家產啊。”
好事者不服氣:“我怎么了?法律擺在那里,我要我合法的財產,吃你家大米了。再說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他們三兄弟背地里到底圖謀啥?”
這邊菊香奶奶插話道:“你們也別爭口。你們還不知道嗎?他們可是出了名的脾氣好、感情好、不吵架。看來他們遇到大事啦。”
實際上風波中的三兄弟聚在老娘、老爹墳前,頂著一臉傷,丑態(tài)百出,氣氛卻算平和。
事情不算大,也不算小。
“大哥,今天清明不能按照老規(guī)矩了。現(xiàn)在禁止一切野外用火,更不能放鞭炮、燒紙錢。”楊傳新勸道。
大哥楊傳孝紅了眼眶,眼睛盯著年前才為父母立好的新碑。上面的黑白照片一時間將他帶回父母臨終時的情景中。脫口而出道:“傳新啊,老規(guī)矩是老娘、老爹生前立的,我們仨逢年過節(jié)必須三炷香、一打紙錢、一大串鞭炮報道,這樣才能對得起他們養(yǎng)恩。”
“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老二楊傳忠:“大哥、三弟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可是自古忠孝難兩全。這事得怎么辦?”
楊傳孝和楊傳新頭疼看著只會問問題、和稀泥的楊傳忠:“你可以閉嘴了。”
叮叮咚... ...三人的微信突然一起提示:
各位村民:
鮮花祭故人,思念忠孝存于心。
莫把紙來焚,清明上墳文明人。
村部有免費的鮮花,請各戶代表領取祭祖鮮花。
(楊柳鋪鄉(xiāng)紀檢專干 谷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