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危險!勿近!”這是電力工作人員粘貼在高壓電線桿、變壓器等電力設施上的標簽,,是告誡行人止步、注意安全的警句,。然而,,云南保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鐘焱平,原總工程師丁航,,原副總經理羅寶,、陳良及各基層站所等32人卻不斷靠近而且還任性的觸碰紀律“高壓線”,打著“人情往來”的幌子,,從收受老板的“節(jié)日慰問金”開始,,膽子越來越大,以致從“破紀”到“破法”,,最終自食其果,,為自己的任性行徑付出了慘痛代價。(1月30日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為老板做點事情,,過年過節(jié)他們表示一點心意,,是人之常情。”鐘焱平在紀律防線崩潰后,,不斷地用“人之常情”這個借口來麻痹自己,。上有領導“言傳身教”,下有干部有樣學樣,,龍陵分公司原經理楊國勛先后收受供應商所送錢物112.2萬元,,隆陽分公司原經理羅建武先后13次收受供應商所送錢物158.9萬元……一組組觸目驚心數(shù)字的背后,早與他們口中所謂的“人情往來”大相徑庭,。
說到“人情”,,相信不少黨員干部乃至普通老百姓都深有體會。禮尚往來是我國的文化傳統(tǒng),,《禮記》中就有記載:“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情往來的“介質”,,可以是單純的感情,,比如相互間走訪;也可以是財物,,比如逢年過節(jié),,贈送禮品禮金等。正因如此,在許多普通人看來,,由情感“驅動”相互送“禮”聊表心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黨員干部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員,,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不可能不與人打交道,,人情往來不可避免。但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身份地位特殊,,必須找準正確的“往來”方式,警惕在“人情來往”中落入腐敗的“陷阱”,。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局長崔仁泉被立案查處后,,在檢討、反省自己違紀違法過程時說,,是“人情,、面子害了我啊!”由于人情腐敗本身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偽裝在風俗人情之下,,又很難與一般正常的人情往來區(qū)分開來,,往往會成為腐敗的高發(fā)地帶,“人情面子”極易成為斂財?shù)?ldquo;幌子”,。
黨員干部手握權力,,有些人就來拉關系、套近乎,。無論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紅白喜事,,送來的各種禮金,美其名曰“人情往來”,。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這種人情往來實為非法“釣魚”,??v觀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例,不少落馬官員被不法商人圍獵,,鐘焱平,、羅寶、陳良,、段維安等就是典型的例證,。被人情往來面紗下的銅臭熏倒,從小額的“人之常情”,到大額的“人情往來”,,一回生,、二回熟,正所謂“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在一次次“人情”的累積過程中,為投其所好,、應其所需,,領導干部只好利用手中公權還“人情債”……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事后,,某位對鐘焱平行賄的老板交代,,“如果她不是總經理,手上沒有權力,,我根本沒必要拉近和她的關系,,自然也不會送錢給她。”如此赤裸裸的利益關系,,毫無人情可言,。等到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散盡”,這些打著“人情往來”的朋友自然也就“樹倒猢猻散”了,。
“心如刀絞,、腸子都悔青了、痛不欲生……”鐘焱平試圖想出更多的詞來描述她為“人情”所困的悔恨,,只可惜這樣的悔悟來得太遲太晚,。元代關漢卿在《救風塵》中就說過:“船到江心補漏遲,煩惱怨他誰,。事要前思,,免勞后悔。”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在面對“人情往來”時,,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打好“預防針”,、涂好“防腐劑”,,時刻繃緊“廉潔”這根弦,切記情誼再深,,不可越紀,;往來再密,不可違法。莫要等深陷囹圄了才想起紀律法律的重要性,,否則悔之晚矣!(桑植縣河口鄉(xiāng) 周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