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處分小轉變 作風大轉彎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 作者:周俏麗 陳兵 編輯:張交通 2018-10-25 19:51:07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執(zhí)紀監(jiān)督必須全面落實精準要求,,下足‘繡花’功夫,。”

  今年5月,,河口鄉(xiāng)紀委通報了一起易地扶貧搬遷領域履職不力的典型案例,黨委書記,、鄉(xiāng)長,、副書記,、扶貧辦主任等領導受紀律處分,,兩名一般干部被誡勉談話。

  事情發(fā)端于5月該鄉(xiāng)某村村民的一次上訪,。結果顯示,,該鄉(xiāng)易地扶貧搬遷領域的確出現(xiàn)了多起同區(qū)域搬遷但把關不嚴的情況。“審核不嚴格,,也要被問責”,,由此帶來強有力的震懾。

 

  思想結

  “很痛,,但又想不通,。”

  “明明只是代別人簽個字,怎么就挨了‘板子’?”小問題,,引發(fā)大震蕩,。

  作為河口鄉(xiāng)駐村干部的黨委副書記鄧某,面對處分壓身,,被不分青紅皂白的‘一棒’,,打暈了腦袋,硬是轉不過“彎”來,。

  “打板子”是對做錯了事的懲罰,,可是我沒做錯啊?

  按照中央的政策理解:易地搬遷是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qū)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qū),并通過改善安置區(qū)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

  可是在河口鄉(xiāng)這個邊遠的窮旮旯里,在政策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中,,黨委政府,、扶貧辦最初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究竟要搬遷多遠才算安置到其他區(qū)域?

  50米,,還是100米?

  一開始的投石問路,,難免造成后來覆水難收。

  “干得越多越吃虧,。”

  “多做多錯,,一做就錯,不做不錯……”

  “鞭子打快牛,,到時候誰還敢擔當干事?”

  一時之間,,畏難情緒彌漫。

 

  千千解

  直到鄉(xiāng)紀委將處分結果公示,,出人意料的結果紛涌而來,。

  “我的結對戶怎么沒為易地搬遷的事情找我‘糾纏’了?”

  “始作俑者”的上訪戶竟然開始息事寧人,其他同區(qū)域搬遷“吵鬧要”的貧困戶,,竟然心平氣和的接受了處理結果?

  你說奇怪不奇怪?

  政府大院里,,少了些平日“張牙舞爪”找領導討搬遷名額和“生拉硬扯”攀關系找干部要驗收簽字的人,這個“板子”是不是打得恰逢其時,,又合法合理呢?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

  被處分的干部感觸最深,,也最先感受到新變化。

  “別人一個地方搬遷了百來米都沒搞到易地搬遷,,導致干部還被處分了,,我是在原址建房的,不符合政策,,現(xiàn)在找領導也沒用……”

  一切按規(guī)矩來,,嚴格審核把關,很多雜難疑癥倒迎刃而解,。

  “一個簽字,,不查事小,一旦追究,,牽涉的就是原則,、是規(guī)矩,一寸都不能讓,。”鄉(xiāng)紀委書記每逢黨員大會,、談心談話會上都會不忘當好‘婆婆嘴’,,念念‘緊箍咒’。

  精準扶貧事關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工作鏈條長、環(huán)節(jié)多,,一個環(huán)節(jié)把關不嚴,、一個環(huán)節(jié)不負責任、一個環(huán)節(jié)沒有精準,,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前功盡棄。

  處分的結果,,既是對全體干部的一次警醒,,也是對觀望群眾的一次再教育。

  “一開始受處分,,我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思想上想不通,情感上很受傷,,但是通過多次下村發(fā)現(xiàn),,老百姓的認識明顯提上來了,工作好開展了,,幾個易地搬遷老上訪戶也‘轉過彎了’……所以這個處分結果,,我覺得值!”

  黨委副書記鄧某連連稱贊鄉(xiāng)紀委的雷霆出擊,、及時止損,,以及由此帶來的作風“轉彎”’。

  否則,,看似不起眼的漏洞,,可能導致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啊!

  易地搬遷有1300多人受益,規(guī)模之大,,工程之多不言而喻,。要是把關不嚴,導致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出現(xiàn)裂縫,,造成的泛濫后果可想而知,。

  “嚴要求、正作風,、早指正,,既是對我們干部的一次‘排毒’和‘治病’,也是為群眾百姓樹立一個執(zhí)行政策的標桿,。”

  不漏“小問題”,,不搞“特殊化”,,釋放扶貧領域“零容忍”的信號,反而贏得了河口鄉(xiāng)干部的一致點贊,,以及對求真務實政風和嚴謹干事作風的追求,,激發(fā)了他們上下同欲者能勝的干勁和激情。

 

  不停歇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開展扶貧領域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是不講情面的,,不會對著往日的“功勞簿”法外開恩,,也不會因為“小問題”而網開一面。

  脫貧攻堅到了沖關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時候,,有風有雨是常態(tài),,風雨無阻是心態(tài),風雨兼程是狀態(tài),。

  被處分了,,講究的是作態(tài)。

  從干部到群眾,,或服氣,,或點贊,河口鄉(xiāng)的黨風廉政和脫貧攻堅工作在一次次的打鐵過硬中逐漸被認可,。

  我們已經走過了千山萬水,,但走向未來仍需要跋涉萬水千山。每一個跌倒了再爬起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好干部,,都是逐夢的“真心英雄”。

  “當不幸降臨的時候,,并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作者:河口鄉(xiāng)人民政府 周俏麗 陳兵)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