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道縣白馬渡鎮(zhèn)四名鎮(zhèn)村干部合伙造假——
編造“漁民”身份 騙取解困資金
尹福賢,、熊昌飛,、熊平太,分別為湖南省道縣白馬渡鎮(zhèn)古木洞村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原主任,、村秘書,。馮盛茂,白馬渡鎮(zhèn)副鎮(zhèn)長,。
作為基層干部,,四人本應珍惜群眾對他們的信任,,為民謀福利,然而,,他們卻利用職權,,無中生有憑空造出虛假“漁民”,騙取漁民扶貧解困資金2萬元,,成為“蠅貪”的典型,。
2016年2月,尹福賢受到撤銷村黨支部書記職務處分;熊昌飛受到撤銷村黨支部委員職務處分,,責令其依法辭去村委會主任職務;熊平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非黨員,,被查處時無職務,由司法機關懲處);馮盛茂(非黨員)受到行政記過處分,。
無中生有造出假“漁民”
2010年下半年,,道縣白馬渡鎮(zhèn)政府召集村“兩委”干部開會,宣傳上級有關漁民解困政策,。
一向以“點子多”著稱的尹福賢心中暗道:機會來了,。于是,在開完會后,,尹福賢立即叫來熊昌飛,、熊平太在自己家里吃晚飯,開了個“碰頭會”,。尹福賢說,,村里雖然沒有符合政策的對象,但是可以爭取一個指標,,適當給對方一點,,剩下的可以為村里增加一點活動資金。
“這樣做會不會犯法?”席間,,熊平太覺得還是小心為妙,。“沒事。我們不搞,,別的村還不是搞,。怕死就發(fā)不了財。”尹福賢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此刻的他,,早已忘記了自己共產(chǎn)黨員的身份,將黨紀國法拋到了九霄云外,。
“那鎮(zhèn)里那邊怎么解決?我們是瞞不過鎮(zhèn)領導的,。”熊昌飛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放心,,我跟鎮(zhèn)里的馮鎮(zhèn)長關系好得很,,上邊的事我來擺平,。”尹福賢信誓旦旦,,打消了大家的顧慮,。
見一把手態(tài)度堅決,熊昌飛和熊平太也硬氣起來,。三杯酒下肚,,熊昌飛“急于表功”,便提出以熊芬太的名義申報漁民解困戶,。熊芬太住在熊昌飛的屋邊上,,家庭困難,當時在建新房,,又長年在外打工,,建房子具體事是由他堂哥熊勝太做的。以熊芬太的名義申報漁民解困戶,,既可以讓熊芬太感恩,,又能讓知道的人盡可能的少。于是,,三人騙取“漁民解困金”的預謀便開始逐步實施,。
上下串通騙“漁民解困金”
在尹福賢的“安排部署”下,三人分工協(xié)作:熊昌飛負責與熊勝太,、熊芬太聯(lián)系,,說服二人申報“解困漁民”;熊平太負責以熊芬太的名義寫漁民解困戶申請報告;尹福賢負責向分管漁民解困事務的副鎮(zhèn)長馮盛茂疏通關系,遞交申請報告,。
于是,,熊昌飛第二天找到熊芬太的堂哥熊勝太,把 “向上級爭取補助”的“好事”告訴了他,。熊勝太拿不定主意,,就打了個電話給熊芬太。當時熊芬太建房正缺錢,,認為這是村干部照顧自己,,便二話不說答應了,還在電話里對熊昌飛連連稱謝,。
尹福賢在馮盛茂的辦公室把虛假漁民申請報告交給了馮盛茂,,并承諾事成之后將給予馮一定的酬勞。
此時,,如果馮盛茂斷然拒絕,,一切也許不會發(fā)生。但是,,馮盛茂認為自己不是共產(chǎn)黨員,,年齡偏大,,上升基本沒有希望,不如趁機撈一把,。于是,,明知報告造假,他也沒有扣下,,而是將其報給了上級,。
事情很順利。在漁民解困戶申請報告報送上去不久,,上級分兩次下?lián)芰诵芊姨珴O民解困資金共2萬元,,尹福賢、熊昌飛等人分四次從白馬渡郵政支局取出這筆錢,,并把其中的1.2萬元私分,,三人各分得4000元。剩余8000元,,尹福賢兌現(xiàn)“承諾”,,把其中的4000元送給了馮盛茂;3000元給了熊芬太;1000元用作“活動經(jīng)費”。
抱團違紀受嚴懲
四人拿到錢后,,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把錢全部補貼家用,揮霍一空,。然而,,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幾年后,,群眾將尹福賢、熊昌飛,、馮盛茂等人舉報到縣紀委,。
在調查組調查取證期間,古木洞村村民積極協(xié)助鎮(zhèn)紀委調查組工作,,還提供了與案情有關的一些線索和證據(jù),。在群眾的強大壓力下,尹福賢神情凝重地走進了鎮(zhèn)紀委,,主動交代了自己和熊昌飛等人套取并私分漁民解困資金的事情,,并退出了違紀所得,希望得到組織的寬大處理,。幾天后,,熊昌飛、熊平太,、馮盛茂也到鎮(zhèn)紀委作了交代,,如數(shù)退還違紀所得,。
“作為一個老黨員,犯了這樣的錯誤,,我感覺對不起黨對我的培養(yǎng),。我一定改過自新。”尹福賢后悔不迭,。
“我認識到這個事已經(jīng)做錯了,,這件事不應該做的,,造成了壞的影響,。我對不起村民對我的信任。”熊昌飛說這話時,,老淚縱橫,。
“身為一名基層干部,我辜負了組織對我的培養(yǎng),。犯了這個錯誤,,我在親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實在是痛心疾首,。”馮盛茂現(xiàn)在回想此事,還寢食難安,。
“多年威信,,毀于一旦。”尹福賢,、熊昌飛等人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本應知紀守紀,多為村民謀福利,,卻因一己貪念,,將黑手伸向漁民解困資金,最終走向違紀的深淵,。(陳新文 龔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