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春節(jié)民俗】正月初二:兒女團圓,,福照全家

來源: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編輯:張交通 2017-01-29 11:53:52
 

  傳說女媧創(chuàng)造萬物生靈的時候,,先造的雞狗豬羊牛馬,后造的人,,正月初二又稱為狗日,。因此有說法是:大年初二,金吠報春,。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早早就收拾起來,,精心挑選著禮物,將孩子拾掇得干凈整齊,,和丈夫一起高高興興回娘家,。俗稱“迎婿日”。有首歌唱“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所描寫的正是這一場景,。

 

  到娘家,,當然是先給父母拜個年,也與兄弟姐妹敘敘舊,,說說過去的一年發(fā)生了什么,,也談?wù)勑碌囊荒暧泻未蛩?。一家人還會一起拍個全家福。話家常之后,,丈夫跟著父親去附近的親戚家拜年,,女兒則去街坊鄰居家拜年,聯(lián)絡(luò)聯(lián)絡(luò)感情,?;啬锛壹仁墙o許久未見面的家人團圓的機會,也是增進家人之間感情的契機,。

 

  俗話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北方各地的習俗是吃面,。這面也有講究,,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把面煮熟之后要用冷水浸過,,人們稱之為“冷湯”,。

 

  面條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被人們賦予了諸多的內(nèi)涵,。長長的面條不僅象征著長壽安康,,也象征著幸福的日子長長遠遠,美好的生活和順綿長,。正月初二吃面,,圖的是條條順,寓意著新的一年順順當當,。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